10月13日晚,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思敬教授应邀来校讲学。在文博北楼713学术报告厅,吴思敬教授作了题为“心灵的自由与诗的发现”的专题报告。文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
报告中,吴思敬教授围绕主题,结合大量事例,从“新诗的诞生背景及其本质”“保持心灵的自由需要社会条件”“诗人自身修筑心灵防线”“诗的发现需要爱心、童心、打破思维定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诗的本质是自由,诗的发现是心灵自由的实现,诗有自由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重境界,而“真正伟大的诗人是天地境界,诗人物我两忘,获得心灵上的自由”。他认为,诗歌要表达情感,诗人应该具有勇敢、自信、淡泊名利的品质,社会应给予诗人更加充分、自由的创作空间。
讲座结束后,吴思敬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什么是诗”“真正的诗歌自由”等问题。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诗探索》主编。主编和参编《诗歌鉴赏心理》《冲撞中的精灵》《心理诗学》《走向哲学的诗》《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等多部著作。
(责任编辑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