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现场

校党委书记郑邦山作重要讲话

院长赵卫东出席闭幕式

副院长姚远峰主持闭幕式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于凤军发言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季富发言

文学院副院长焦会生发言

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原新生发言

教师技能大赛文科组一等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教师余丹丹发言

教师技能大赛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熊晶发言
11月24日下午,我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会议在音乐厅闭幕。校党委书记郑邦山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强调在构建科学体系中促进人才质量生成要素大力提升,明确提出要把更新观念作为发展先导,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把监测评估作为重要手段,把平台建设作为重要途径,把教师队伍作为第一资源,把办学条件作为重要基础。
郑邦山指出,这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全省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也是我校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内在需要,更是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
郑邦山指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势所趋和内在要求。他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我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郑邦山强调指出,要在构建科学体系中促进人才质量生成要素大力提升。他说,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是一个有机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既要坚持统一的观点,突出事物的联系,又要坚持重点论,善于抓住牛鼻子,促进人才质量生成要素的大力提升。第一,把更新观念作为发展先导。观念是先导,重视思想观念的转变,就能够在发展中自觉自醒,获得先机。第二,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第三,把监测评估作为重要手段。要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大、细、严”上做文章。要完善教育质量评估制度,逐步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体系,积极迎接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要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控,积极做好专业硕士学位试点检查验收工作。第四,把平台建设作为重要途径。要搭建“本科教学工程”平台, “协同创新”平台,研究生教育平台,开放办学平台。第五,把教师队伍作为第一资源。要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探索科学的教学评价办法。第六,把办学条件作为重要基础。要加强基础条件建设,要加强经费保障,保证总量充裕,及时到位,管理科学,效益优化。
郑邦山要求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开创人才培养质量新局面。他指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高站位、观全局,认准定位,改革创新,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效的措施,开创人才培养质量新局面。一要站位全局看教学。要着眼学校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社会需要看教学。二要冲破束缚抓改革。改革意味着传统思维、传统做法的改变和利益的调整。学校越发展,改革的难度会越大,我们必须面对改革,勇于改革。要大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继续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三要重点引领带全局。要建好本科教学工程这个平台;要重视学分制改革产生的重大推力;要抓住审核评估这个契机,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郑邦山强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怀着对教育的崇高使命,本着对学生、对学校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以人才培养质量赢得安阳师院更加美好的未来!
会上,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于凤军,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季富,文学院副院长焦会生,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原新生,教师技能大赛文科组一等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教师余丹丹,教师技能大赛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熊晶等分别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和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等问题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院长赵卫东,党委副书记鲁俊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纪多辙,副院长刘宏飞、朱登潮、杨新新、姚远峰,工会主席魏光峰以及全体中层干部、教学督导组专家、教授、教学秘书、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近四百人参加会议。副院长姚远峰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