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安师】《河南日报》头版:甲骨文研究步入“云时代”



作者:任国战 杨之甜 张爱善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年10月20日 18:03 




编者按:1018日,由宋镇豪先生指导的,我校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从上线之日起免费对全世界提供服务,为甲骨文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提供数据支持。当天,《河南日报》头版,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对此进行了报道。

 

 

 

1016日,记者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副主任高峰的指导下,登录“殷契文渊”网站,用手写输入法写下一个甲骨字“上”字形,所有出现过该字形的2500多个甲骨片信息就全部显示出来。

“‘殷契文渊’是由安阳师院和中国社科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建设的非营利性网站,目前已收集整理自甲骨文发现120年来的246部甲骨著录和2万余篇甲骨文研究文献,将于1018日向全球开放。”高峰说。

对于甲骨文研究,多年来,众多学者不遗余力,在已发现的5000多个甲骨文字中,明确破译出1500字,余下3000多字,考释难度极大。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为甲骨文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2000年,安阳师院组建了一支跨专业、多学科的甲骨文信息化处理团队,经19年研究不辍,成效不俗。

2009年,团队所在实验室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6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017年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8年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团队主持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4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国家专利8项。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考释研究》的9个子课题招标中,团队实验室独揽3项,成为国内甲骨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建设甲骨文资源大数据平台及资料检索分析技术支撑的一体化网站,包括“三库一平台”即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已录入10万多条甲骨片信息,是目前国内外最大最全的甲骨文电子信息库。

据安阳师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该实验室负责人刘永革介绍,目前团队正在全力攻坚甲骨文研究中的难题——缀合,请计算机来当“甲骨文专家”。

 “甲骨片材质特殊,片多易碎,并且分布全球各地,语言信息多不完整。所以我们试着提取甲骨照片、拓片等图像的边缘信息,在库中搜索满足匹配条件的甲骨图像。”刘永革说,实验室已初步开发出甲骨图像拼接软件,并缀合出10多组甲骨图像,其中“属于新发现、可缀合、被专家认可的甲骨图像2组”。

 

(作者系任国战,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杨之甜,通讯员张爱善,本文刊发于《河南日报》20191018日头版)

 

原文链接: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9-10/18/content_375555.htm

 

“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报道: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tudy_comment_disable=1&art_id=14519557279657790952&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责任编辑 常阳)

 

 

 

 

 

上一条:【媒体安师】人民网: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大数据平台上线 甲骨文研究进入云时代

下一条:【媒体安师】新华社客户端: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

关闭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