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尼泊尔:十个月汉语支教 志愿者启程回国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年04月12日 07:47 




编者按:

近日,我国第八批67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圆满完成了在尼泊尔10个月的汉语教学工作任务,顺利返程回国。

作为我校此批16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代表,我校文学院2012届毕业生张文雪,接受了央视记者张成的采访。

现将此报道整理编发,以飨读者。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2013年4月2日报道:

http://news.cntv.cn/2013/04/02/VIDE1364889600233731.shtml

尼泊尔是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的内陆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即日,中国第八批共67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完成了为期10个月的汉语教学,启程回国。短短的10个月里,志愿者们与尼泊尔的学生和家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温馨的小院,再熟悉不过的笑脸,最后一次整理资料,一起合影留念,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之家,这群年轻的汉语志愿者将要结束他们在尼泊尔为期10个月的支教工作,启程回国。这批20多岁的年轻人是由国家汉办选派的第八批汉语教师志愿者,他们分别来自中国河北省、河南省的8所高校,经过严格选拔培训,从2012年6月1号开始派到尼泊尔65所学校进行汉语教学工作。

偏远地区志愿者授课条件艰苦

来自河南安阳的大学毕业生张文雪,她支教的学校位于尼泊尔南部,是远离加德满都近300公里的蓝皮尼地区的一所中学。在那里,她负责2—7年级500名学生的汉语教学。那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她的学生90%都来自贫民家庭,很多低年级学生甚至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志愿者张文雪(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2届毕业生):其实10个月中最使我感动的是我们低年级的小孩子家里非常穷,非常贫困,每天吃不饱,经常晕倒,但是他们每天放学的时候都拉着我的手说“Chinese Miss”(中国姐姐),他们对中国就有那种很亲近的感情。我作为一个汉语老师,同时也作为一名中国人来到这里,我可能教他们的东西并不多,但是我带给他们的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形象,让他们知道中国现在的一个状况是怎样的。

张文雪告诉记者,除了生活条件艰苦,在尼泊尔开展教学还有很多其他困难,第一就是教材不足,由于在尼泊尔很难买到中文图书,即便有也价格不菲,很多学生需要的材料往往只能靠老师们一篇一篇的抄在黑板上。

志愿者张文雪(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2届毕业生):这10个月给了我很多的经历,我有的时候想过要放弃,因为那里太艰苦了,但是我想到那些贫困的小孩子,他们在这个条件能够坚持下来,我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我尽自己一点小小的力量,给他们带来一份欢乐,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中国,更多的世界。

学生:我爱中国我爱我的老师

这些多才多艺的年轻人还经常组织中国文化知识和中华才艺的比拼。尼泊尔孩子非常喜欢他们中国老师的课程,在短短的10个月里志愿者们与尼泊尔学生、家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今天我的学生来送我,我真的非常高兴。”一名志愿者教师说。

尼泊尔小学生:“我叫李戈,我爱中国,我爱我的老师。”

普龙(尼泊尔学生家长):专门来送他们的,我还买了礼物,可惜我来晚了。他们教我了不少的中国的文化知识,我特别感谢他们。他们是我女儿的老师。我是学医的,他们生病的时候常常来找我,我们互相帮助,我有中文的问题就找他们来帮我,他们有尼泊尔生活上的问题的话,我帮他们,是这样互相帮助的,所以我特别特别非常非常感谢他们。

民众:汉语老师中国名片

随着中国和尼泊尔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到尼泊尔旅游的中国游客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尼泊尔人希望学中文。截止目前先后有30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教授学生近十万名。这些中国年轻志愿者被尼泊尔人称为“透视中国的名片”“来自中国的天使”。

近年来,世界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剧增。2004年3月26号,中国正式启动了“国际汉语教师支援者计划”。通过招募志愿者,向世界有需求的国家提供汉语教师。目前中国已经向40多个国家派出近500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他们在五大洲为国外2000多所院校的近200多万名学生教授汉语。

苏希尔尼泊尔阿尼哥协会副秘书长):我们想表示(感谢),就是这些老师从那么远过来这儿,为了尼泊尔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传播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所以我们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我们会一直记得你们,非常感谢。

张成(央视记者):从2005年开始,一共有8批的中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来到尼泊尔从事汉语教学的志愿者工作,他们为中尼两国的民间交流和中国语言文化的传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央视记者尼泊尔加德满都报道。

文章录入:lichi 责任编辑:lichi

上一条:【媒体安师】安阳师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举行复试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中国梦”激励学生成长

关闭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