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2014年1月15日“两会专访”报道: http://www.hnr.cn/broadcast/fm954/hnnews/201401/t20140116_799248.html 映象网讯(记者南乐天蒋宇飞文/图)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教师待遇的提高,使不少求职者看好教师这个行业,尤其是非师范生更是向往挤进教师队伍。师范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该如何应对?1月15日,记者就此专访了省人大代表、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郑邦山。 “河南省的师范院校有8所,有师范专业的本科院校大概有十几所,但从整个人才的需求来看,目前每年毕业的师范生5.8万人,而实际社会需求只有3.4万人。”郑邦山说,目前的现状令传统的师范生明显感受到了就业压力,并且督促传统师范类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进行更多的创新。 对于如何创新,他认为一方面要在专业设置上跟社会对接,另一方面则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跟就业需求对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师范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更好的出路。 而针对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改校名问题,郑邦山说,这是我省从优化布局、分类管理、改善结构等方面考虑的结果,目的是为了使高校能够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上。 “学校叫什么名字,跟学校的学科专业有关系,也跟省里布局有关系。但只要改变校名,就必然会面对转型的压力和转变办学思想的挑战,今后学校应该更多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和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 他也坦言,对于百年安师来说,改名是一个很痛苦的选择,压力很大,“这100多年来,安阳师范学院为社会培养了10多万的优秀毕业生,一下子要放弃‘师范’二字,确实很痛苦。” “学校最重要的还是质量,作为学校来说,一方面要把精力放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内涵的提升上,但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生源,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也要重视叫什么,这也是国情。”郑邦山说,校名冠以“河南”二字明显要比“安阳”影响力更大一些,对考生的吸引力以及社会的认可度也都会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