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我走进了这个校园。同学们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入学的第一届学生,大家都为自己是1977级的学生而感到分外幸运和高兴。同学们一个个满面春风,笑意、热望和激动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我们这一届学生,在刻苦学习功课的同时,有人也悄悄做着文学的梦。一开始没有自己办的报纸和刊物,可是办有黑板报。学校把中间甬道两边教室山墙上的黑板划分给了各个班级。这黑板报便成了各班学生发表作品的重要园地。每出一期板报,事先在班里征集稿件,由班上的编辑小组成员看稿,比较,挑选,研究编定可以“上墙”的稿子。班里也有写得一手漂亮粉笔字的好手,也有划版面的能人,也有善于用彩色粉笔画插图的美术家,还有抬桌子搬凳子搭建脚手架供“抄写”人员攀登凭侍的勤快人,也有戴了眼镜片子背着手度着方步指指点点的评论员。我们班的杜保庆,手里拿着一把尺子在黑板报前反复测量、比划、沉吟许久,才能把版面规划下来。他那认真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印象。每当一期新墙报出版,甬道中间总是站满仰面“看报”的读者。板报文化长廊,与年轻挺拔的白杨一起,形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也有人悄悄往外投稿,梦想自己的作品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可是,那时,报纸文艺副刊版面有限,文学刊物也少,更何况全社会文学爱好者多如过江之鲫,听说报刊的编辑们每天常常一麻袋一麻袋地把收到的稿子背上楼,要想在国家或省级报刊上发表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投寄报刊不容易发表,我们就自己发表。1979年临近寒假前,学校举办了一场文学作品展览。就是把各班同学们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收集起来,集中展览。我记得展览是在中间甬道东侧的一个平房教室里举行的。教室的四面墙上,扯了绳子,同学们的作品,规规矩矩地抄写清楚,用小纸夹子夹好,一篇一篇地挂在横扯着的绳子上,高低与人站着的眼睛持平,便于站着浏览、阅读、欣赏。绳子上挂不完,教室里一拉一溜摆放了两排连着的课桌,有的同学的作品就摆放在课桌上,供人俯身一页一页揭着翻阅。展览似乎还比较隆重,我们班的马文夫,文笔好,大家推举他为展览撰写了前言,我为展览撰写了后记。这次作品展览盛况空前,为当时校园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激励和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次我参展的作品是一篇刚刚创作的散文,题目是《放爆竹》。为了吸引参观者的目光,我特意请美术班的同学画了一副燃放爆竹的题图,为作品增色不少。展览的同时,我把这篇稿子另抄一份投寄给《光明日报》,没想到竟然发表在1980年2月16日(这一天是农历春节)《光明日报》“东风”文艺副刊上,而且也加了燃放爆竹的题图,而且放在了版面的头题位置。这篇散文发表后,不少人给我来信祝贺。安阳市《中原文学》杂志的编辑焦述(后来成为河南省专业作家)看到《光明日报》这篇散文,有一天下午骑着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我,他说,安阳市的作者,曾有人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过文艺作品,可是还没有谁在《光明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过文艺作品,你是安阳市在《光明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文艺作品的第一人。说这话的时候,他流露出极看重《光明日报》文艺副刊的表情。 校园文学创作日趋活跃,为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后来,我们又创办了油印的校报《学习与生活》。同学们发表作品有了新的园地。 三年的学习生活非常短暂。我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埋头创作。到1981年1月毕业时,我整理了一下笔记,三年共写稿103篇,先后在《河南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多篇。 现在计算机网络便捷,人人可以借助互联网开自己的博客,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当然无须借助黑板报了,校园文学活动想是别有一番风致了吧? 2011年8月29日 (作者简介:高自双,本校1977级语文班学生,历任河南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秘书、副处长,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桐柏县委副书记,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现任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