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郭青萍:86岁战士的“生命的冲刺”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10月19日 17:08 




《人民网》2011年10月19日“记者走基层·学典型”专栏报道,网易新闻、新民网等全文转载。

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11/10/19/573472.html

人民网郑州1019专电86岁高龄,会“用电脑分析甲骨文,还自己打印出版了两本甲骨文著作”,会“用手机接听电话甚至还会编发短信”,“每天早晨骑自行车锻炼,有时半夜起来写书”,“学生有高校的教授,更有马路边的不识字老农”,还“准备学上网,计划开微博讲甲骨文,让甲骨文更快捷地走进普通人的视野里”,更要像战士一样进行“生命的冲刺”……

在走进安阳师范学院退休老教授郭青萍老人的家前,记者听了太多关于他的故事,以致自己都有点满腹的“怀疑”和“不可思议”。在郭老的弟子之一、安阳师院教授刘永革老师的引领下,记者终于见到这位不服老的“老头”。

60岁开始接触甲骨文自创一笔三刀等技巧

“退休后感觉没事干,我周围的人说,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安阳人,应该了解一下自己这个城市的名片,了解一下咱们的由来,甲骨文是最好的载体。”郭老就这样在偶然的与朋友们“侃大山”的过程中,开始了解、学习并摹刻甲骨文。

“我是个甲骨文传播者,不是赚钱牟利的商人,因此,我从甲骨文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向研究员、刻字工等请教。现在的一些专门搞甲骨文仿制的商人,对甲骨文知识根本一窍不通,胡乱造字、造句,在甲骨片上乱刻。这是对古文字、古文明的亵渎,不但误导学者,还贻害后人。”郭老谈起自己的入门总是很感慨。

“60岁开始接触甲骨文,刚开始担心自己老了学不会,后来想明白了,自己就是一个甲骨文爱好者,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没想到竟然越学越深入,越学越感觉到了有意思。”

由于甲骨文是馆藏之物,且数量有限,要想使其从博物馆中走出来,为群众所熟悉,太不现实了。后来,郭老从刻字工人那里了解了摹刻,于是他自己就又开始了摹刻。

“摹刻既可以真实再现甲骨文的神韵和艺术魅力,还能使平民百姓对这一国之瑰宝近距离接触,起到传承普及中国古代文明的作用。”郭老摹刻的是盘庚武丁时代的甲骨文。甲骨文作为一门雕刻与书法艺术,在商代的发展中受到文风盛衰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五个时代: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武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在他看来,盘庚武丁时代的甲骨文是“源头,最正宗,最精致”。

在摹刻甲骨文的20多年里,郭老自创了一套刀法技巧,即翻刀与提按相结合、一笔三刀、笔笔有支点。

“现在,自己的力气不如以前,这些刀法自己已经不能很好地使用了。不过,自己的几个弟子已经学会了,可以很好地传承下来了。”

86岁懂pdf会电脑软件分析甲骨文半夜自己打字冲刺写书

“以前去学校图书馆查资料,一上午也解决不了几个问题,后来和刘永革小老弟合作编制了甲骨文软件后,以前的问题现在只需要简单输入电脑即可解决,真是快捷。电脑真是好东西!”

刘永革教授是学计算机出身,在与郭老学习甲骨文的过程中,与其成了“忘年交”。后来,郭老提出要求,刘永革教授带着安阳师院的一个团队设计开发对应的计算机软件,最终他们成功开发出来了一套甲骨文专业分析软件。也是在此过程中,郭老体验到了科技的魅力,在84岁的高龄踏上了学习电脑操作的道路。

“从最初的开机、关机,到后来的打字输入,再到后来的应用甲骨文软件,再到图片类型pdf格式的保存、复制!”听着这位86岁老人乐呵呵地讲述着他自己的计算机学习史,看着他随机分析记者指定的汉字把分析好的对应字以“pdf”的图片格式熟练存放,自己真的无语了,忍不住用手机发了条关于郭老的微博。

学会电脑操作前,在2004年至2008年,郭老5年出版了《走近甲骨文》《解读甲骨文》《洹宝斋所藏甲骨注解》《学学甲骨文》等5本甲骨文“科普”。学会电脑操作后,又开始了撰写两本甲骨文著作的新工作,并形成了新的作息时间,用他的话说是要像战士那样进行“生命的冲刺”:夜里两点起床打开笔记本电脑,写书到4点整,再睡觉到凌晨6点半,然后外出绕环城路骑自行车锻炼,7点半回来路上买菜、烧饭吃饭,上午10点开始电脑写书到12点,饭后午休到下午两点半,再写书1小时到下午3点半,外出骑车锻炼,下午6点整回家吃饭,晚上8点整睡觉至夜里两点。每天打字写书5个小时,体育锻炼3个多小时。

记者给郭老看关于他的微博时,老先生好像又突然看到了新的东西,开始询问微博和互联网的事情。在记者从微博里面给郭老读一篇生活小幽默后,他突然说:“这真是个好东西,有那么多人在看,传播的真快;我将出版的《百味小品》中有很多安阳本地的生活小幽默,要是借助这个微博,那更多的人就可以开心地笑了,我的甲骨文知识普及就可以更快捷、方便了。”

“郭老师,您已经很有才了。只‘用手机发短信、接电话’一项就让许多人汗颜了!”郭老听了刘永革教授的这番话后,拍了拍刘永革的手,孩子般地笑了。

本科生、研究生、教授是弟子不识字的大叔大妈也是弟子

在安阳市当地,说起甲骨文,郭老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郭老的关于甲骨文的著作可能在一些专家学者面前深度、宽度不够,但他的许多观点却给甲骨文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有的观点甚至超出了一些专家的接受范围,但专家却没有反面的例证来驳倒郭老的观点。”刘永革教授说。

其实,用郭老的一句话来形容他的有关甲骨文的著作很贴切,“我就是要让更多的安阳人了解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让更多的其他人了解甲骨文,感受一下中华古文字的魅力。”

郭老研究甲骨文26年的时间里,他给安阳师院的本科生讲过课,给社会上甲骨文爱好者义务培训过,更给安阳师院带出了一个包含本科生、研究生的甲骨文研究团队;他让在锻炼身体过程中碰到的10多个不识字的大叔大妈,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认识了160多个甲骨文字,让马路边碰到的感兴趣的无数人了解了甲骨文的“正反并存”等规律,更让无数到安阳去的游人在文字博物馆里以动画的形式感受到了中华古汉字的艺术魅力。他的摹刻作品也已流传到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这也是郭老最自豪的事!

文章录入:lichi 责任编辑:lichi

上一条:【媒体安师】安阳师院举行“榜样安师”表彰大会

下一条:【人民网】赵卫东:抓住机遇 把握优势 促进学校乘势发展

关闭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