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及丰硕成果,营造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良好氛围,《河南教育·高校版》近日推出了“喜迎十八大高等教育展风采”专栏,邀请了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艳玲和部分高校领导畅谈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突破。我校党委书记郑邦山教授应邀撰写了题为《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努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文章,从理清思路、注重内涵、特色发展等三方面,总结梳理了我校10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变化和成就。 该文发表在《河南教育·高校版》2012年第11期,全文如下: 十年,中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中国高等教育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十年,安阳师范学院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师的每一个人都感受着这种变化。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国的高教改革,才有安阳师范学院的变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伟大变革成就了安阳师范学院的今天。 这十年,安阳师范学院从升本,到成为合格本科,再到跨进研究生教育行列,学校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了安师人的智慧和力量,都彰显了安师人的审时度势和不懈追求。对这十年的变化,我们可以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一个梳理。 一是理清思路。从成功升本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召开,学校完成了新校区建设等硬件设施,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后,学校抓住本科教学评估的大好机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先后召开了三次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了数百位教育管理专家来校讲学;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深化四项改革,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跨越”的设想;确立了“教学稳上、科研快上、服务大上、学科带动、开放带动、改革驱动、管理驱动”的实践要领;概括出学校发展必须坚持的“科学发展之路、内涵提升之路、改革创新之路、开放办学之路、质量立校之路、学科兴校之路、专家治教之路、校风铸校之路、改善民生之路、和谐幸福之路”。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走好‘十条办学之路’,努力实现‘一个目标、两大跨越’战略任务”的发展思路,学校踏上了科学发展、全面推升的新征程。 二是注重内涵。围绕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三大战略,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成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启动了人才队伍建设“37211”工程。经过两年的努力,新增博士90多人,教授人数首次破百,聘请了5位殷都学者和校特聘教授,在教育部创新人才计划、河南省创新团队上实现零的突破,年度师资培训经费由20多万元增加至100多万元,教师进修培训200多次。实现质量立校战略,质量工程建设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实施学科兴校战略,学科带动意识逐步深入人心,高层次项目和成果大幅度提升,三年内获批国家基金项目30多项,首次获得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获批以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批省级科研平台,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一列重要学术会议,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是特色发展。在注重内涵建设、实现全面提升的过程中,安阳师范学院始终立足地方,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围绕特色做文章,围绕特色寻出路,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等办学特色。一是依托地域资源,大力开展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二是适应时代需要,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成功申办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文化基地,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合作成立“汉字文化传承创新联盟”,承担“中国殷商文化和汉字起源”国家汉语推广项目。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建设、申报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以期争取更高层次、更加广阔的平台,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安阳师范学院有今天的成就,是安师人抓住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才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2011计划”“高校30条”的颁布实施,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十二五”期间安阳师范学院将牢牢的抓住这一新的机遇,勇担时代与历史的重任,发展已有优势,有所作为,努力实现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