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晚报】我是厨师:烹炒酸甜苦辣 火舞百味人生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年12月08日 10:27 




《安阳晚报》2013年12月7日第6版整版报道:

http://www.ayrbs.com/aywb/html/2013-12/07/content_138958.htm

三百六十行之我是厨师

烹炒酸甜苦辣火舞百味人生

□记者 王韵涵 王浩 文/图

核心提示

厨师——每天身处“水深火热”,忙碌在灶台前的人们。他们常以调料为彩笔,绘出丰富多彩的全席;以炉火为伴奏,演出赏心悦目的舞蹈。无论是加工切配,还是临灶烹调,他们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12月4日,记者走进伙房,体验餐桌后的酸甜苦辣……

工作忙碌每天工作十小时顾不上喝一口水

“嚓嚓嚓……”“咚咚咚……”“沙沙沙……”走进安阳师范学院本草居餐厅二楼伙房内,切菜声、水流声、开火声交织在一起,谱成了一曲红红火火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在伙房内一角,厨师长张玉成正为师生的午餐忙活着。只见他挥刀如飞,很快,一排土豆块便整齐地出现在案板上,这个过程仅用了十几秒钟。

“师傅,您这手真快啊,三下五除二,一盆子菜都被你搞定了。”张玉成腼腆一笑,调侃道:“当厨子都二十多年了,速度也该这么快了……”

张玉成今年46岁,之前在铁西宾馆当厨师,1999年10月来到安阳师范学院餐饮中心工作。

张玉成说,为了确保师生每日午餐、晚餐的伙食供应,餐厅的师傅们一天至少要工作10个小时。“7时30分左右,餐饮采供部送来米、面、肉和菜等,我们就开始忙碌。”张玉成介绍,这个餐厅伙房共有8名师傅,分工明确,“两个人负责卫生、保洁工作,两个人负责蒸米及面点制作,一个人负责切菜,其他人负责餐具消毒、摆放等工作,而我掌大勺。”

“每顿午餐我们要做至少10道菜(4凉6热)供师生品尝,而晚餐,我们会提供粥和包子、花卷、菜角、烧饼等面食,而且保证不重样。”张玉成说,忙到13时半才能吃上中午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常一天都“滴水不沾”,一忙到底。

长年在灶台前工作,张玉成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好多厨师朋友都转行不干了。但是我热爱这行,我会一丝不苟地干下去。因为我觉得,我做的不仅仅是菜,而是艺术品。”张玉成说。

记者体验:一口炒锅八九斤一摞卤面高过头

10时30分左右,张玉成开始点火烧菜,“用猛火烧锅比较快。”只听“扑”的一声,炽热的火苗蹿得老高,顿时一股热浪袭来。

“张师傅,火这么热,夏天工作一定很难熬吧?”记者问道。张玉成点点头,并告诉记者,虽然厨房内有风扇之类降温,但一到夏天,厨房温度至少也有50摄氏度,且每天要站灶台边上工作四个小时左右,工作服经常会被汗水淌湿,紧贴在身上,很不舒服。说话的几分钟工夫,一锅香喷喷的清炒西兰花已顺利出锅。

“师傅,做菜好学不好?”看张玉成做出一份清炒西兰花只花了几分钟,记者也想上手试一试。张玉成看了看记者,笑着说:“那你先掂掂这口锅吧。”记者一把抓起炉子旁的铁锅,想放到炉子上,掂了下才发现一口锅竟有八九斤重,单手拿起都有些吃力,更别说单手翻锅炒菜了。

“这锅还真沉。”记者用双手将锅放上灶台。为了不影响张师傅,记者“转战”到里屋看其他师傅工作。

张香今年55岁,负责伙房的面点制作。见到张香时,她正在给卤面配菜。每天15时30分,她和另外一名师傅都会为师生的晚餐忙碌。“下午5点开饭,这就意味着我们只有一个多小时准备。”张香说,包子、花卷、菜角、五香馅烧饼、豆沙馅烧饼、馒头、卤面等面食,她样样拿手。“像包子吧,一些师生比较爱吃,我就得多做点,每次起码要做100个以上,而其他面点至少也要做50个左右。”正说着,张香就把近二十份卤面配制好,准备将其放进蒸箱。卤面被摞得高过了张香的头,记者也试着将卤面“叠放”,跟着张香走向蒸箱。因为要掌握平衡,记者一步一步“挪动”着。“让我来吧,刚拖过地,地面滑。”张香接过记者手上的卤面,三步并两步,很快就将卤面放进了蒸箱。

食客称赞:用心用情做饭光盘是最大褒奖

此时的张玉成正从手边的筐子里拿出茄子,开始洗茄子。他告诉记者,这些菜都是新鲜的,每天5时左右,汤阴的一家采购点就会送来一大部分蔬菜,采购员也会在附近的菜市场买些时令蔬菜。

“这些茄子就是今天的配菜,咱们今天有杏鲍菇炒肉片、油炸黄花鱼、土豆炖鸡肉,这才是硬菜!”报完菜单后,张师傅乐呵呵地说,“别看这菜单没啥起眼的,但是荤素搭配,营养其全呐!每天晚上,我们都要想好第二天的菜单,还要保证荤素搭配、肉蛋齐全,即使众口难调也要尽量满足大家的不同口味。”

张师傅说完就拿起早已切好的肉片开始准备做杏鲍菇炒肉片。“肉片得切得薄一点,再用盐和蛋清腌一会儿,这样才能入味,保证好吃!”张师傅用勺子挖了几勺调料后,笑着说。这时,在一边准备油炸黄花鱼的李师傅插嘴道:“张师傅做菜绝对好吃,他还获过咱河南的一等奖呢!”原来,张玉成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高校烹饪大赛中,拿到了河南省的一等奖。“其实也没啥,大家喜欢吃才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张玉成说。

在一旁擦土豆丝的刘师傅,此时也抢着说:“前几年,一位外地来的老师吃不惯安阳的菜,但尝了张师傅做的烩菜后,竖着大拇指说好吃,是在安阳吃的最好的菜呢!”

此时的张师傅已经笑着拿起铁锅,倒油、滑入肉片。张师傅熟练地翻转锅子,锅底的火苗瞬间蹿得老高。

“做饭得用心,从营养搭配到配菜烹饪,每个环节都得尽心尽力,这样才能做出大家爱吃的菜。”张师傅说,当看到光光的盘子时,他心里头是最高兴的。

麻辣评议:借鉴大家建议做出可口饭菜

当记者提起在网上看到的安阳师范学院食堂里的一本麻辣评议本时,张师傅笑着说:“学校的竹园食堂里就有这样一本意见簿,都是学生给食堂提的意见,食堂给出回复,非常有意思。”张师傅告诉记者,他算是“60后”,但平时也经常和“90后”们打交道,他们给出的意见不仅有意思,而且还能给食堂的师傅们提供参考。

说起这本意见簿,不少在本草居餐厅就餐的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在那本评议本上看到的最有意思就是关于放音乐的事儿了。”今年上大二的小伙子小李笑嘻嘻地说。小李告诉记者,有人嫌食堂放的音乐不好听,要求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还有不少学生认为音乐太欢快,要求换成抒情歌曲,最后食堂播放了钢琴曲。“我有一次看到评议本上写着有人嫌萝卜放得多,食堂回复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我和我的小伙伴当时就惊呆了。”今年上大三的小伙子小张笑着说。

张师傅告诉记者,由于本草居餐厅二楼主要是对老师开放,收到的麻辣评议倒不是太多,不过,这样的评议倒是能让厨师们更注意大家的口味,也更能融洽大家的关系,让每个人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文章录入:lichi 责任编辑:lichi

上一条:【安阳晚报】我是辅导员:生活学习琐事多 贴心“管家”一手揽

下一条:【河南日报】郑邦山:立足地域优势 突出特色发展

关闭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