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这真的是一段美丽的人生历程。出身无法改变,但是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每个阶段。友情,爱情,亲情,一个普通人将这些诠释得如此精彩。八分喜剧色彩,二分悲剧情调,《美丽人生》却将人生演绎得十全十美,使观众笑着开始,一路感叹,最终笑着流泪,感悟出人生真谛:乐观的生活态度胜过一切。 主人公基度和朋友从乡下来到城市,只想在城市中开一个小书城,过平凡人的生活。然而由于他是犹太人,政府迟迟不批准。但他和朋友并不气馁,晚上还可以在床上开着哲学家叔本华的玩笑,畅想美好的明天。友情的讲述部分不多,但这种互相鼓励,志同道合的朋友却着实让大家羡慕。多拉是美丽的贵族姑娘,却不依附于门当户对的婚姻安排。基度自从第一次见到她时,便一见钟情,喜欢上了这个善良的“公主”。尽管地位不等,尽管身份悬殊,他却一如既往地表达着自己内心的热情,自己的至情至爱。多拉被他的坦率与达观感动,在订婚宴上对基度说:“带我走吧!”这是一种女性呼唤真实,真爱的解脱。最后,基度骑着被涂上绿色的“犹太”马将自己的爱人从订婚宴上解救。这种潮谑式的童话色彩在我看来却胜过了任何白马王子与公主的圆满结尾。所以,他们的结合,是一种双向赞美。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友情、爱情的解说,那么后半部分则是亲情的伟大阐述。平静的日子被打破,纳粹带走了犹太人。基度和儿子被抓走,当多拉得知时,在运送火车缓缓启动时,在纳粹军官难以置信的眼神中,她平静地说出了四个字“把我带走”。她是意大利人,前方是集中营,生还的可能性极小,本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但是为了家庭的不破裂,她做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抉择。在集中营的日子里,基度带着纯真的儿子开始了自己编造的积千分赢坦克的游戏。恶劣的生存环境,超负荷的体力活,惨无人道的毒气杀害,面对这些毫无人性的制度,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基度处处编造着这个游戏规则。将纳粹军官的纪律解说翻译成游戏禁忌点,在儿子想回家时说积分马上完成,不能半途而废。于是集中营成了他们的游戏场所,在整个过程,儿子都觉得这是一场游戏派对,需要和父亲共同完成。他们在黑暗的集中营里快乐地生活着,这种勇气和信心深深感动着我。而当盟军打过来的时候,基度明白这是绝佳的逃走时刻。将儿子置于铁箱之中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妻子,不幸被纳粹发现。之后即使面对死亡,但是为了游戏的完整性,在经过儿子的铁箱时,父子俩做了一个鬼脸,然后他迈着夸张的游戏中的步子走向了死亡。“砰砰”两声枪响,对主人公基度的死亡方式处理得如此简单,以至于好多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沉浸在基度一家团圆的圆满结局中。但是基度确实死了,这又何妨,他超越了生死,这段人生依旧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对待死亡如此从容,没有大肆渲染,没有刻意强调,一生都是这么的乐观与从容。
影片最后,盟军胜利,一辆真正的坦克出现在了小男孩的面前。这种巧合的安排让所有的人都会心一笑,父亲基度编造的游戏规则却有一个真实的结尾,美丽的结尾。母子俩相遇,开怀大笑,我想这笑中,有孩子游戏成功的满足,有多拉经受苦难的幸福,更有基度从头至尾不变的笑容延续。“这是我的经历,这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这是父亲赐我的恩典。”儿子长大后的独白,使影片最后再一次升华。美丽人生,给了他们美丽的精神财富。
|